杏林保安堂-徐州特色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 网站首页/
  • 杏林事记/
  • 大医释道/
  • 认识道教/
  • 杏林保安堂/
  • 中医养生/
  • 著名老中医/
  • 特色门诊/
  • 荣誉一览/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著名老中医蒋沁霖入选“江苏好人”[2018-04-16]
    • 知名老中医蒋沁霖被评为“徐州好人”[2018-04-16]
    • 国内多家传统网络媒体争相报道徐州名医蒋沁霖大夫[2017-08-03]
    • 大医精诚 济世救人——蒋沁霖从医生涯纪实[2017-08-03]
    • 杏林保安堂蒋沁霖2017媒体专访[2017-03-27]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站公告 >> 查看详情

    网站公告

    杏林保安堂蒋沁霖2017媒体专访

    来源:杏林保安堂-徐州特色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日期:2017-03-27 10:52:02  点击:1555  属于:网站公告
    杏林保安堂蒋沁霖大夫于2017年3月接受《都市晨报》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

           走进湖滨新村,经过一条蜿蜒的小路,一块古香古色、刻有“杏林保安堂”的牌匾出现在记者眼前,这便是蒋沁霖大夫的工作地点。保安堂里整整齐齐的中药小抽屉,上面标注的各类繁多的中草药让人有了穿越之感,似乎带回了古时的药房,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浓浓的中草药味,在药房的四周墙壁上,与之辉映的各色锦旗书写着杏林保安堂蒋沁霖大夫妙手回春的传奇故事。

      在杏林保安堂的正堂,两幅对联也是格外引人注目:“作人至宝,为善最乐”“德为寿相,善乃福根”,短短的两句话参悟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进门的一隅,蒋沁霖大夫(手机:15312641689)就坐在此传道授业、悬壶济世,他一身简单的服饰,虽然年过七旬,但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神情洒脱,颇有道者随意之风的意味。“在这里工作,不是很在意穿着打扮,中医更在意的是道法自然,顺天应人。”他如是告诉记者,道家的精髓是天人合一,注重内在的修养。

      作为铜山区道教协会会长、铜山区政协委员,同时作为一代名医,蒋沁霖大夫从医五十余年,一直致力将医道思想进行传承,用医道理念来治病救人。

    名医理论:医道合一,广德、广读,“施道医”

      据蒋大夫介绍,道医古称“大医”。道教在创教初期就提出了“身国同治”的主张,对能够接触大众疾苦的医术十分重视,再加上道教自身修炼的需要,医术就成为了道教救世、救人、救己的一种必备技能。正所谓,“凡学仙者,皆当知医”; “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可见,道教与医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在历史上,歧黄之术与道教有同根连枝的血统关系。打开《内经.素问》,第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的道家语言。《云笈七籤》之“天真地神,三界齐临”可以证实。而且《内经》一书,也已被《道藏》所收纳。黄帝本身就是道教的鼻祖,他与老子合称“黄老之学”。因此历代中医界中,道教人物及研究道教、崇拜道教者颇不乏人。从东晋以后至今1600年中,名医如孙思邈、朱丹溪、傅青主等二十余位有史料记载的著名中医,他们不仅是医者,同时也是著名道士,故有“杏林园里道家多”之说。

      但是道医学并非简单地借助使用中医医术,而是将中医药学与道教的思想主张,与修炼状态下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体悟,进行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包括疾病防治、社会、心理、宗教、信仰等内容丰富的综合健康知识体系。

      蒋大夫认为,医道主张治未病,以养生预防为主。内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阳偏阴谓之疾,任督通百病不生,气血冲和疾不生。人之前部有一任脉,统领人一身之阴,背部有一督脉,统领一身之阳。任督脉通达,可调节人之阴阳平衡,使人气血冲和,不生病或少生病,道医理论认为,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是诸家之根。吾医道正是一气真传。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开口藏舌,舌尖顶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吸气为之逆,呼念为之顺,成串不是断结,即不顺,将锁心经,分清心意转念,听而无声,视而无形,沉心浮气,一气念通,自然而然,用而不息,念念不绝,气而不断。是有眼睛的瞎子,戴着耳朵的聋子,闭目心念是哑巴,清静无为相死人,先师真传深贵重,诸病不生寿长年,此乃医道长生大道矣。

      蒋大夫说,道即理,释道儒三圣之理,通情理,知道理,顺天理,明法理。“我用学佛的某些方法去研究医学,比如用化学中的‘空’去排除自私和贪心,用‘静’去涤荡杂念和干扰,用‘入定’去磨练意志,集中思维”。

      为了达到先贤对于“道医合一”的要求,蒋大夫研习道学、医学,做到广德、广读,参悟道医理论,将道医的精华演化成治病的良方。

      蒋大夫说,所谓广德是指广等功德,多做善事。修道首先要学会做人,道士要在社会中广行功德,太上有云:“慈故能勇”。学习道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只有心怀慈悲,才有可能为实现解救天下苍生的心愿而下苦功夫精研医术。多年来,蒋大夫注重扶危济困,多次向学校学生捐款,对家庭困难病人减收甚至分文不取。

      广读则是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入道后,不论是奇门遁甲、五行推算、地理堪舆、岐黄之术还是道教经书、儒家经典,蒋大夫无不涉猎。蒋大夫坦言,道医和中医在治疗上都是用天然药材和针灸作为最常见的治疗工具,它们在治疗上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道医注重运用内丹、服气、导引、辟谷等炼气养生康复方式,有时会使用术数、命理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治疗方式。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医,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广泛阅读。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蒋沁霖大夫也非常注重术业专攻。他认为只有医道岐黄才是济世活人的方法,同时也是修炼养生的门径。于是他在掌握了中医的针灸、推拿外,着重研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将医道合一。

      名医经历:

      早年拜师学艺,内科、妇科疑难杂症颇有心得

      蒋沁霖大夫自幼拜山东著名老中医王吉霖为师。因天资聪颖,被老师收为义子。和师傅相处几十年,对师父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独到处颇有心得。但蒋大夫并未满足,在自学上海中医大学课程的同时,遍访名师,先后拜丰县名老中医岳洪杰为师,虚心学习中医妇科。拜名师郑汝平为师,学习道家丹道养生及针灸。又拜湖北名医,丹道名师汪鹏程老师学习道家丹道玄牝全形养生术及道家《天地混圆金丹一炁化三清》即《混圆桩功》。道家自古云是:宁传千手,不传一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妙道不轻传,妙道不传废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正、真无廉耻、作事不公、心术不正,皆是废人)。蒋沁霖以德被汪鹏程老师收为弟子,汪老师待蒋大夫亲如子女,将道家不轻易传人的丹道玄牝术毫无保留的传授于蒋大夫。后来蒋大夫又得到中国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会长巫君玉、当代中医泰斗、原中国中医管理局局长、中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吕炳奎等前辈的精心指点。

      吕炳奎老先生特别为杏林保安堂题写了堂号。此外蒋大夫虚心向同行学习,收集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有效药方。因此,在三十多看的临床实践中,集腑成裘,不断推陈出新,总结出自己一套奇方治奇病,大方治大病的辩证施治疗法,治愈了许多当今医学界认为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病。特别是在治肝病、肾病、肺病、心脑血管病、妇科病、糖尿病、血液病、乙脑破伤风等方面,卓有建树。蒋沁霖的名字,在病人中不胫而走。

      近年来,乙肝患者越来越多,于是蒋沁霖大夫将目标放在攻克乙肝的治疗上,结合中医原理和临床经验,他掌握了治疗肝病的发病原理,即灵活运用肝病治肝、肝病治心、肝病治脾、肝病治肾,采取肝肾肺脾同时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蒋沁霖大夫告诉记者,这种方法就是中医的思想,它讲究的是整体,民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同,看重性命哲学的中医更注重将人体看成一个整体,从大局出发,找到病根,全面治疗,改善患者的体质。

      前不久来了一名铜山区马坡镇的居民,患有肝硬化、肝腹水,被医院判处了“死刑”,绝望之余,这位患者慕名找到了蒋大夫,当时这位患者已经瘦的皮包骨头,连走进院门的力气都没有。一年后,患者奇迹般的健步走出院门。除治疗肝病外,蒋大夫对肺病、肾病、糖尿病都有一定研究,如治疗浮肿采取“健脾利肝解毒活络”等方法,治再生障碍贫血采取“滋补肝肾,清热凉血”方法。丰县史小桥乡史某,患空洞性肺结核,持续半年高热、咳血,在各地治疗一年时间不见有效,蒋大夫采取“补益气血,润肺解毒、清热杀虫”的方法,花了半年时间,使病人恢复了健康。

      还有山东寿光的患者,时年61岁,因中毒性肝硬化转化为肝癌,两次手术割除癌肿瘤,后又复发。找到保安堂的时候,人已经骨瘦如柴,气若游丝。蒋大夫通过对其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全方位的观察,从调理和治疗双管齐下,其甲胎蛋白指标从原来的7000多降到了0.65,癌块消失。

      蒋大夫说,看到他的治疗这么有效,很多人想上门讨方子,可是蒋大夫却有些为难,“医者当然希望能将方子流芳百世,治病救人,可是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同是一病,不同人的用药可能完全不一样,这要根据个人体质、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同,在开药的时候有可能大相径庭。”做一名道医,行善为本,更要为每一名患者负责,不能轻易服药,酿成后患。

      不仅是肝病,蒋大夫表示,在当今医疗领域内,最难治愈的血液病,在蒋大夫这里都有成功的治疗病例。今年年初,安徽萧县11岁的小患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在我市某大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当检验报告出来的时候,其父母大吃一惊,孩子患有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了给孩子治病,几乎走遍了江苏省的各大血液病专科医院,可是收效甚微,孩子的身体一直未见起色,蒋沁霖大夫运用凉血、活血、补肾、升血等方法辩证施治,仅用了三个多月,就让孩子的血小板数量回归到21.7的正常人水平。

      医书上说:天有奇文,地有奇事,人有奇病不可拘也。民间多有患疑难杂症者,蒋大夫治疗疑难杂症的效果显著。

      滨湖新村王老太,四年前还真有一种怪病:先是两手心瘙痒难耐,接着腹部不适,常出现拉稀然后全身麻痹,人烦躁不安,有时会忽然昏迷,不省人事。患者三到四天发作一次,先后到大医院救治均无效。

      后来王老太经人介绍到蒋大夫处治疗,蒋大夫根据中医经络疗法,采用健脾行气和活血之方,调理月余,病症彻底消失。

      一年前,有位中年妇女背部凸显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物,在医院诊断为良性肿瘤,手术后月余,肿块旁又起两相同肿物,干净手术后又出现四个肿物。医院对患者进行抗癌治疗,多次折腾之后,患者体质骤然下降,带到蒋大夫处时,病人已经无法进行治疗,蒋大夫诊断气血流注,配几方药物,调理数月,患者背部肿瘤见效,定期复诊,直到现在一直没有复发。

      名医养生:想要身体好,心态最重要

      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那么什么叫养生?蒋大夫有自己的理论,他认为,无论什么方法,即只要 沿着他的内在本质指引的轨道发展,就是最好的养生。

      蒋大夫说,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现代医学时代以来,疾病与人类展开游击战术,简单的疾病被治愈,然后就会产生困难的疾病,你治好一种疾病,另外一种就会进来而比第一个来的更复杂的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当身体不自然的异常的反应不断被压制,再不断地滋生更强的疾病时,癌症就出现了。蒋大夫表示,道医认为:健康与疾病两者都是生命的不同状态,疾病是生命的特殊表现方式,是生命的一个特殊状态,生命通过疾病与人类对话,警示人体及时收回外溢的能量,自我调适并通过疾病使生命层次在进化中不断提升,所以在道医的眼里没有病人,只有人的气机与神机的不同状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避免走入人类对疾病压迫越深,反抗越剧烈的怪圈,就要讲究养生。

      为了能让更多人理解养生,他还编了一个顺口溜,传授给周边的群众。“要想身体好,心态最重要。要想活到老,人吃八成饱。要想人长寿,多素少吃肉,要想不生病,必须勤运动,素食可养身,为延年益寿之妙本,素食可心清目明,利人利己;素食可养心,可长养慈悲之爱心,行善积德; 素食可养性,可培养善良的性情,净化人生。”

      在蒋大夫的抽屉里,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尘封多年的笔记本,蒋大夫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每一张纸都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症,每一个阶段用药的效果反馈,以及不同阶段对于药方的变化,不仅如此,细心的蒋大夫还将相似的案例分类管理。蒋大夫说,这些都是他多年行医积累的宝藏,中医讲求个人个案,相同的病投射到不同人的身上,也会深化成多种多样的药方,而他凭借多年的累积,就是要找到最优效果最佳的疗法。据介绍,近年来,凭借着大量的病例累积和业精于勤的努力,蒋大夫先后在各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参与主编了由中国中医出版社出版的《千家名中医妙方秘典》、《癌症秘方验方偏方大全》和《中医治病小绝招》等书籍。-------摘自《搜狐健康》(都市晨报专访内容)


    上一:大医精诚 济世救人——蒋沁霖从医生涯纪实
    下一:春季养生吃哪些食物好?
    网站首页•杏林事记•大医释道•认识道教•杏林保安堂•中医养生•著名老中医•特色门诊•荣誉一览•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杏林保安堂 版权所有 2018-2023  

    技术支持:神网科技软件